- 常州市科學技術局常州市財政局關于組織申報2019年常州市政策引導類計劃(軟科學研究)項目的通知
- 2019-6-5 閱讀次數:[2404]
各轄市(區)科技局、財政局,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實省、市科技工作精神,貫徹《常州市“十三五”科技創新規劃》,推進常州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長三角特色鮮明的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建設,現啟動2019年常州市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的申報工作。
一、支持重點
圍繞市委十二屆七次全會的戰略部署,開展企業創新、產業創新、區域創新、科技人才、創新治理等方面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為我市高質量工業明星城市建設提供決策咨詢和參考。
二、指南內容
(一)重點項目
9001常州市“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預研。
9002提高我市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的路徑及策略研究。
9003加快人才創新創業科技扶持政策研究。
9004常州市高新技術企業創新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9005中以常州創新園創新生態建設路徑及策略研究。
9006常州市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培育策略研究。
9007常州市科技服務業發展路徑及策略研究。
9008常州市科技創新政策執行情況評估與對策研究。
(二)面上項目
9009高質量發展和產業創新。重點包括:常州市新型產業技術集成創新試點研究(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半導體、生物醫藥、新材料)等。
9010企業創新與載體建設。重點包括:企業創新能力提升路徑與案例研究;高水平企業研發機構建設及能力提升研究;專業孵化器、加速器、眾創空間、眾創社區發展模式和運行績效研究等。
9011體制改革與創新治理。重點包括:常州科技體制改革重大問題和創新管理研究;常州市與國內外典型地區創新對標研究;科研倫理道德問題研究;科研誠信體系建設對策研究等。
9012科技人才與成果轉化。重點包括:新形勢下高層次人才國際化招引機制研究;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與收益分配管理機制研究;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科技成果內部轉化與收益分配管理機制研究等。
9013區域創新與創新生態。重點包括:推進創新國際化相關問題研究;常州市科技創新資源統籌集成路徑與機制研究;市場機制下市、區創新一體化路徑及方案研究等。
(三)組織方式
1.重點項目。采用定向委托的方式組織,前資助方式支持。網上申報時,請注意選擇“軟科學研究(前資助)”進行申報。
2.面上項目。采用限額申報的方式組織、競爭擇優的方式立項,后補助方式支持。所有立項項目于本年度10月底前提交項目研究成果,經綜合評審后擇優下達資助經費,支持強度原則上不超過2萬元/項。網上申報時,請注意選擇“軟科學研究(后補助)”進行申報。
3.面上項目限額分配。常州大學推薦名額不超過13項,江蘇理工學院、常州工學院、河海大學常州校區推薦名額各不超過10項;市委黨校、各在常高職院校推薦名額各不超過3項;其它市直屬單位推薦名額各不超過1項。其余面上項目屬地化管理,武進科技局推薦名額不超過12項(其中科教城管委會不超過5項,常州經開區、武進高新區各不超過2項),其余轄市區科技局推薦名額各不超過3項。
三、申報條件
(一)申報單位條件
1.申報單位應為常州市行政區劃內注冊的獨立法人單位,其中溧陽市、常州經開區只能申報指導性項目。
2.申報單位具備完成項目所必需的人才條件和一定的前期研究工作基礎,能為完成項目任務提供必要的自籌資金。
3.第一承擔單位必須為項目建設與運行的主體,鼓勵產學研合作聯合申報。
4.同一企業同一年度最多申報一項本類計劃。
(二)項目負責人條件
1.項目負責人應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職業道德和實施項目所需的組織與管理協調能力,本年度無較長時間出國交流或其它影響課題進度的計劃安排,課題組成員相對穩定。
2.項目負責人應是項目第一承擔單位的正式在職人員,并能在法定退休年齡前完成所申報的項目。
3.同一項目負責人同一年度只能申報一項市科技計劃項目,項目負責人作為項目骨干最多可再參與申報一個項目。
(三)申報項目條件
1.申報項目必須符合指南方向。應明確提出具體調研計劃或實證分析方案,實施方案必須科學合理,實施內容明確,技術路線成熟,預期目標具體,經費預算合理。
2.項目研究成果至少需提供一篇研究報告。研究報告在提交前需完成文稿查重檢測,以使用“維普論文檢測系統”檢測為準,全文重復率應在20%以下。引用或提供的數據應以2018年數據為主,并保證真實性和權威性。主報告字數應控制在2萬字以內,且包含調研記錄。在完成主報告的基礎上,凝煉出3000 -5000字之間的的報告摘要。
(四)優先支持類
1.優先支持具有創新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可為政府創新決策提供重要依據的項目。
2.優先支持高端人才牽頭的項目。
3.優先支持能為完成任務提供充足自籌資金的項目。
(五)限制申報類
1.有應結未結市級科技計劃項目的項目承擔單位,該單位本年度不能申報。
2.一年內有總結結題項目的項目負責人,該項目負責人本年度不能申報;兩年內有終止、撤消項目的項目負責人,該項目負責人本年度不能申報。
3.項目負責人有在研市級科技計劃項目的,該項目負責人本年度不能申報。
4.研發內容相同或相近的項目不得在市各類科技計劃中重復申報。
5.已經獲國家、省、市專項資金支持的項目不得重復申報。
(六)其他有關事項
1.全面實施科研誠信承諾制。項目負責人、項目申報單位均須在項目申報時簽署科研誠信承諾書,進一步明確各自承諾事項和違背相關承諾的責任,有不良信用記錄的單位和個人,不得申報本年度計劃項目。
2.在項目申報、立項和實施過程中相關責任主體有弄虛作假、學術剽竊、冒名頂替、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等不良信用行為的,一經查實,將記入信用檔案,并按《常州市科技計劃項目相關責任主體信用管理辦法(試行)》(?瓢l〔2014〕267號)作出相應處理。
3.各項目主管部門要切實強化審核責任,對申報材料內容進行嚴格把關,嚴禁審核走過場、流于形式。對于違反要求弄虛作假的,將按照相關規定嚴肅處理,并扣減明年的項目申報限額。
四、申報程序
(一)申報方式
1.采取網上申報和書面申報相結合的方式,要確保書面材料與網上材料的一致性。
2.新申報單位須注冊,由市科技局審核通過方可登錄。項目申報系統5月5日開放。
(二)網上申報
通過“常州市創業創新服務平臺”(www.czcycx.com)首頁上的“2019年常州市科技計劃項目申報”鏈接,進入常州市科學技術局網站(kjj.changzhou.gov.cn),點擊“科技服務大廳”的“企事業單位入口”,點擊“新版科技管理綜合服務平臺”(以下簡稱市科技服務平臺),注冊登錄后填寫并上傳材料。
高等院校與醫療機構的法人用戶,登陸系統后,在右上角點擊“下屬用戶”菜單,建立下屬用戶后進行項目申報。
(三)書面材料
1.項目信息表、任務書摘要(或可研摘要、實施情況報告摘要)、項目負責人基本信息表和企業科技發展報告(在市科技服務平臺中在線填寫)。
2.設計任務書(或項目申報書、可研報告、實施情況報告,格式請到常州市科學技術局網站通知公告欄下載)、財務報表、相關支撐材料。
3.市級財政專項資金申請使用科研誠信承諾書(每個項目應提供一份按固定格式填寫的承諾書,法人代表或授權委托代理人,項目負責人應親筆簽名;承諾書經掃描后上傳至系統,紙質材料不要和申報材料裝訂在一起,單獨提交至項目受理中心。承諾書格式請到常州市科學技術局網站通知公告欄下載)。
4.申報項目需經主管部門網上審核通過后,在市科技服務平臺中生成并打印帶水印的書面材料。
(四)申報推薦
1.常州大學、江蘇理工學院、常州工學院、河海大學常州校區直接申報至市科技局。市屬單位分別由各主管部門推薦,其余單位按屬地化管理,分別由各轄市區科技局負責推薦。市科教城、武進國家高新區、省西太湖高新區的項目由所在地科技管理部門與武進區科技局會商后再推薦至市科技局。
2.項目申報材料經主管部門網上確認提交后,一律不予退回重報。請各申報單位仔細填報,請各主管部門認真把關。
(五)材料報送
1.本類計劃網上申報截止時間為:2019年5月31日17:00,逾期將無法提交或推薦。
2.書面材料一式兩份報送至市科技項目受理中心(常州市鐘樓區廣化街1號金谷大廈9層),報送截止時間為:2019年6月3日17:00,逾期不予受理。
(六)聯系方式
常州市科技信息中心項目受理中心 :水潔惠、吳娟、朱靖海
聯系電話:88101380 88119160 88105072
市科技局科技評估處 :曾廣彪
聯系電話:85681532
常州市科學技術局 常州市財政局
2019年4月26日
-
上一張:光明日報聚焦常州:制造業名城邁向創新型城市
下一張:常州市科學技術局常州市財政局關于組織申報2019年常州市政策引導類計劃(產學研合作創新聯盟建設)項目的通知